【一些雜感,有關育兒過程被觸發的創傷】
久等了大家!這幾天臉書改版摸索了一陣,加上想要傳達的想法不容易描述精準,讓這篇文章現身的時間比預期來得晚。
「做家事之亂」終於告一個段落了,從一開始被觸發的當天,中間跟諮商師會談,到最後把雜亂的情緒和心情排解到能夠恢復自在平衡的程度,大約花了兩個禮拜左右。(錯過的讀者可以到文末尋找傳送門)
之前,在推薦《一本你希望父母讀過的書》時,提過裡面有一句話讓我印象非常深刻:「無論孩子的年紀多大,他都會以行動來提醒你,你在他那個年紀時所經歷的情緒。」
自從我把這句話放在心底,開始觀察我跟蕃茄互動時,被他各種行為激起的情緒和反應之後,我開始理解,這句話其實涵蓋非常多層面的意義,而其中一層意義是:「孩子會喚醒過去我曾經經歷過的創傷。」
今天這篇總結,我想來談談被孩子勾出遺忘已久的傷口時,我自己的處理經驗。
以前我並沒有想過自己會有「創傷」。提到創傷經驗,我第一個想到的應該是性侵或者是家暴。前者的經驗我沒有,後者的話,雖然我的家長會體罰,但是那個年代打小孩很常見,應該沒有到家暴的程度,而且我還奮力反擊不是瑟縮發抖,所以結論:我沒有創傷,我好好的。
但是真正體會過幾次被蕃茄一腳踩爆地雷的經驗以後,我發現,會在心靈上留下創傷的事件比我想像中廣泛得多,而且很尷尬的是,我沒有辦法「預先治療」創傷。一個事件如果會留下創傷,因為當下經歷的感受太過可怕,所以經常被藏在內心深處,只是一般的閒聊或是回憶是無法讓我摸出哪裡有傷口的。
說得更詳細一點,在我的經驗裡,記不記得一件事,或者是能不能把一件事情拿出來閒聊,跟我心裡有沒有創傷一點關係也沒有。目前為止,我「發現」自己內心有傷的時刻,就是傷口直接被掀開的瞬間。也許是出現某一句話,某個聲音,某個氣味,某個眼神,下一秒我就整個人失去理智,被恐懼、憤怒等極大強度的情緒「附身」,做出完全不符合實際狀況的強烈反應。
就像這一次,蕃茄這種說話不算話,加上一臉「沒有要理你」的機巴態度,跟平常沒有太大差別。但是,那個當下的某些元素,像是「說好一起分工卻反悔」、「只有我一個人不高興」、「一臉無辜去找大人討拍」等等,像是精準輸入了一連串的通關密碼一樣,一舉闖進我內心最深處,把一部分已經被封存在記憶裡的創傷記憶直接召喚出來。
從我之前幾篇的文章分享,我想大家可以感受到,這種記憶被喚醒的經驗是非常可怕的。在那個當下,我整個人被過度猛烈的情緒操控,拼上全力只想要「幫我自己討回公道」,想要「給眼前這個該死的混蛋一個教訓」,完全沒有能力發覺自己的反應已經脫離現實,沒有能力發覺我面對的是一個剛滿五歲的幼童。
這種暴衝只發生在瞬間,但是那之後會有以小時起跳的時間陷入一種情緒風暴,有時是無法停止的大哭,有時候是必須毀掉東西的衝動,有時會非常想要持續不斷尖叫,但是目前為止我沒有叫出來過。除此之外腦中還會不斷冒出各種詛咒,像是「你這種人還是去死一死好了」,「你還是學不乖嘛」,「笑死人了你到底是在幻想什麼」之類的。
這種情緒反應實在是太可怕,所以我相信很多人,包含我自己以前也是,在恢復些許理智之後,就立刻把這扇意外被撬開的門重新上鎖,而且再加上更多道鎖,確保不會再發生這種誤闖的「意外」。
不過這其實只是把未爆彈塞進一個更厚的箱子裡面而已。確實是更難震動到他,萬一不小心觸動了,造成的爆炸會更猛烈。但因為我太害怕,根本沒看清楚就把炸彈又埋起來了,所以根本不確定讓引爆裝置啟動的是什麼,結果變成我必須更小心翼翼,活得更是綁手綁腳。
一直到結婚後有一天我被單獨留在家,內心的某顆炸彈被啟動,當下完全找不到方法讓自己停止墜落,後來炸彈直接被引爆以後,我以為我會死掉,卻沒有。(錯過的讀者可以在文末尋找傳送門)
我確實被炸得灰頭土臉不成人形,但,心裡卻飄散出一股,從來沒有體會過的輕鬆。這個房間已經沒有危險了,危險已經消失了。
這是我自己跟創傷的交手經驗。那是我第一次明白,如果堅持下去,讓眼淚流到乾,把詛咒念到最後,把筆記本撕到最後一頁,再找一個人好好的把心裡的苦水全部都倒出來,我就有機會穿越那場風暴,我就會有機會見識到不同的風景,可以見到被關在盒子底部的「希望」。
這是真的,這個模式對我真的有用,但是只限蕃茄三歲半之前。
我的推測是,我自己在三歲半前的生活相對平順,即便有些創傷,也都是一些小傷口,沒什麼大地雷。加上那個年紀蕃茄的睡眠時間多,製造的麻煩程度也低,我跟傑克能夠經常交談,也比較不疲倦。所以就算我有某些回憶被勾起,大概就小哭一下,跟傑克抱怨個幾回,再找個時間大吃一頓喘口氣,沒有什麼解決不了的事。
三歲半之後,弟弟出生了,我也第一次脫離阿嬤自己跟爸媽住,適應期想必很顛簸,有很多的不愉快。事實也證明,蕃茄三歲半以後,有好幾次召喚出一些我根本不知道他們存在的魔鬼。而這幾次,就算我心裡明白我應該要去面對和處理,我卻完全束手無策。
情況真的太複雜了。
回憶被勾起的時候,情緒整個被激起來,突然開始跟孩子對撞,繼續跟孩子相處也不對,要抽離有時候也沒有辦法。如果有傑克在家,確實可以換手,但有時會莫名遷怒,覺得「你們都同一國」。這個態度跟回應又會激怒傑克,於是兩人激辯起來,但是蕃茄在場又講不清楚講不完,想裝沒事又不可能。如果等到蕃茄睡了,溝通又容易變成在指責對方回應的方式不適切,或者是想要描述我的心情但是傑克已經覺得被小孩轟炸一天很累了不要再「溝通」了。如果硬要講,我自己的想法根本還沒釐清,亂講一氣又戳到傑克,讓他認為我覺得他做得不夠。溝通也不是,不溝通也不是,跟小孩無法相處,跟伴侶無法相處,跟自己也無法相處,生活裡所有的關係都被召喚出來的惡夢污染了,不知道該從哪裡開始清理。
我的身心在蕃茄四歲左右演變到最糟糕的狀況,我完全不想看到蕃茄,跟傑克只要一認真溝通就會產生誤解。同一時間我還要上課,要應付學業,我不知道到底要用什麼方法才能讓我自己穩定下來。我忍不住跟導師坦承,我覺得我把全部的事情都搞砸了,我不知道要怎麼重新站起來。導師聽了我的描述以後,這樣跟我說:
「我們都很希望伴侶可以理解我們的困境,可以幫忙拯救我們,但是有時我們也必須明白,伴侶不是我們的諮商師。我們說的每一句話都會牽動他們的內心,而他們也有自己的議題需要處理,沒有辦法承受我們太狂亂的情緒。」
導師的這一段話,讓我決定開始跟諮商師合作。
我需要一個可以安心說話的對象,不用擔心我過激的用字會讓他擔心我討厭小孩,不用擔心我不夠謹慎的措辭會讓他覺得被指責,不用擔心說出某些情緒性的想法會影響別人對我的觀感,不用擔心我還沒釐清的想法會讓人覺得我胡言亂語⋯⋯。
我需要一個人陪我思考。以往傑克一直是那一個人,但是當他已經超載的時候,當我希望他理解的事情太急切,他消化的速度跟不上我需要他接住我的速度的時候,當他同時也希望我可以理解他的時候,他無法擔當那個期望中的角色。我必須找別人分攤這個任務。
說了這麼多,我要說的是,育兒這件事常會不小心啟動人生的陷阱卡,有時候是小陷阱,有的時候是大陷阱,取決於我們當下生活的忙亂程度,還有內心被觸動的傷口深淺。小陷阱通常可以用我們習慣的方式去排解,哭一哭罵一罵就恢復心情。但是如果遇到意外的大陷阱,生活很可能大亂,自己可能認不得自己,甚至會陷入好一段時間的低潮。
我想用我的經驗告訴你,請盡可能鼓起勇氣走過這段低潮,而不是把門關起來。走過低潮的方法有很多,可以盡可能去嘗試。如果不知道該怎麼辦才好,找不到任何人可以理解你的困境的時候,有一群人,就是擅長在這樣的時刻扶我們一把的。
以上,分享給也在育兒路上的你,當作遇到陷阱時的參考。
———
錯過的文章傳送門
【失控的情緒,來自被孩子喚醒的過去】
https://www.facebook.com/106641774314266/photos/pb.100022342182711.-2207520000../265949591716816/?type=3
【你也是那個一直都記得,而且被深深影響著的孩子嗎?】
https://www.facebook.com/106641774314266/photos/pb.100022342182711.-2207520000../217150243263418/?type=3
———
歡迎到匿名塗鴉牆留言
[蕃茄家塗鴉牆——創傷雜感](https://padlet.com/tomatogreenlife/4mh15ea92tvdjtwa)